济宁市人社部门年内最少帮6000名扶贫对象就业
齐鲁人才 . 2017-03-24发布

“一个月能挣三四百块钱,维持家中日常开销足够了。”3月22日,在嘉祥县梁宝寺镇一处“就业扶贫车间”内,精准扶贫对象齐爱香边做花艺加工品边对记者说。今年,济宁市人社部门重点探索打造“就业扶贫车间”和“创业扶贫工坊”工程,开创贫困户就地就近就业模式,力争年内帮助6000名以上扶贫对象就业。

工厂搬到家门口,就业脱贫有门路

昨日上午,和往日一样,梁宝寺镇北张村村民齐爱香认真地做着手中的花艺加工品。齐大姐说,11年前,丈夫因病去世,她除了要抚养两个孩子外,还要伺候患有精神疾病的婆婆,家中的重担全都落在她一个人身上了。“虽然外出打工挣的钱更多,但是由于要照顾老小,我只能在村周围做些零活。”自从位于梁宝寺镇就业扶贫基地内的“就业扶贫车间”建成以来,齐爱香利用闲暇时间做起花艺加工品,而且还可以带回家做。目前,基地已为周边200多人提供就业岗位,吸纳贫困户45户。

据嘉祥县人社局局长高明双介绍,今年该县结合“一乡一业”、“一村一品”特色产业发展,鼓励引导手套、服装加工、工艺品加工、扫帚加工等各类劳动密集型企业在村民家门口设立“就业扶贫车间”。贫困车间与本土传统特色产业发展结合,以手套、手工艺品加工等劳动力密集型加工为依托,在企业设立“就业扶贫车间”。同时,创新发展模式,盘活庭院经济,发挥特色产业村、一村一品等优势,通过营造“小加工”,吸纳贫困户自力更生,以手工劳动走脱贫之路。目前,该县在13个镇街打造32处“就业扶贫车间”、吸纳1126名贫困人口就业,为19户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发放创业扶贫贷款75万元。

贫困村设扶贫车间,困难人员可居家就业

22日下午,嘉祥县卧龙山街道刘口村村民、精准扶贫对象刘法董在一处“就业扶贫车间”内缝制手套。刘法董因患有重病不能从事室外工作,自从从事手套加工以来,家中的经济状况明显好转。在这个车间内,像刘法董一样的扶贫对象有17人。

高明双告诉记者,嘉祥县在一家知名手套企业设立了就业创业基地,在贫困村设立扶贫车间。而且,在周边镇街企业设立手套加工车间,利用公司车间,居家加工带动辐射困难人员就业50多人就业,每名贫困户每天可收入30至60元。

企业设“就业扶贫车间”吸纳,贫困人员就业并签合同将获补助

据市就业办创业贷款担保服务科科长宋振全介绍,今年,市人社部门重点打造“就业扶贫车间”和“创业扶贫工坊”工程。各县市区结合当地资源优势、产业基础等实际情况,引导建设一批种养殖、农产品加工、手工业,就业扶贫车间,分类分批打造“精品车间”,树立“就业扶贫车间”示范典型,打造“就业扶贫车间”升级版。对设立“就业扶贫车间”的企业吸纳贫困人员就业并签署劳动合同,按规定给予社会保险补助和岗位补助。

此外,市人社部门还推广“1个创业企业主体+1个贫困家庭创业点+1笔创业扶贫贷款”的创业扶贫模式,广泛设立创业扶贫工坊,让贫困人员在家中能够创业,鼓励有条件贫困人员通过创业实现脱贫。